全部新闻

东明香肚

2025-02-11 0

东明

东明香肚

图片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东明

所属国家

中国

 

香肚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传统名吃,由李全德在南京冰糖小肚技艺基础上,结合鲁菜手法改良而成,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香肚制作以猪前腿肉为主材料,辅以绿豆淀粉,用天然香料调味制成馅料,灌入猪小肚中,在高汤卤煮即成。

中国文史出版社《山东省老字号志》中记载:“李全德牌香肠香肚是菏泽市传统名吃,由创始人李全德从各地肉制品加工技艺提炼创造而来。”2011年,东明香肠香肚被山东省商务厅认证为“山东老字号”(1),2021年,东明香肚制作技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22年,央视《谁知盘中餐》栏目对东明香肚进行了25分钟的专访(3)。自2022年开始,东明香肚连续三年受邀参与上海进博会,代表山东非遗产品进行现场展示,陆续获得全国老字号城市礼物、山东省非遗文化美食奖等多项殊荣。2024125日,东明县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东明香肚》团体生产标准(4),山东李全德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周三食品公司为标准主要编写者。李全德食品总经理李鹏飞为东明香肚项目目前唯一市级传承人(5)。

历史脉络

据《山东省老字号志》《东明年鉴2022》及其他资料记载:

东明香肚前身冰糖小肚为南京传统特产,属金陵菜,创于清朝同治年间,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称之为“小肚”。清代袁枚所着的《随园食单》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周益兴铺在彩霞街,八十多年,专制售小肚,闻名大江南北"。清末民初的南京学者张葆亨撰写的《白门食谱》中记载:“其香肚之著名,闻于江南北,远处人亦知。”

1933年,11岁的李全德在河南省濮阳县城一个小肉食店当学徒工。店里大师傅是从南京来的薛正铎,擅长制作南京冰糖小肚,冰糖小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元年(1862),其制作方法是选用清洗后的猪小肚经水发后,装入肉馅,封口风干蒸煮而成。因南京地方口味偏甜,薛师傅一手精湛的肉制品加工技艺在濮阳并未得到认可。期间,李全德师从薛正铎,熟练掌握冰糖小肚的选料、加工手艺。

1936年,薛师傅离开濮阳县。李全德按照北方适合香口味,结合冰糖小肚制作技艺,逐步改进冰糖小肚的用料,通过植物香味改良调味方式,做出特色香肚。

1938年,李全德迁往山东东明生活,将香肚技艺在此地继续耕耘。1924年东明香肚首店设立,最初加工地点是在东明老县城北街租赁的一个60平方米的小院落,院内搭建木棚、砌上1.5米高的锅台,架起直径1.75米大铁锅,采用柴火烧地锅的方式烹煮。李全德每天清晨去集市采购原料,独自加工完成后再推车沿街叫卖,每天加工10斤左右。

1944年,李全德将院落后墙打开,一柜台开始店铺经营、挂牌李家肉店,增加香肠、卤肉、猪下水等品种,李家香肚第一次开店独立经营。李全德负责采购加工,每日产量增加到 30斤左右。

1955年,李全德开始改良香肚制作技艺,他发现纯绿豆淀粉黏度较高,且色泽白净,制成的香肚在色泽、口感各个方面都优于别的淀粉种类。

1960年,李全德在东明县马道街27号购入一处占地260平方米住宅,将后院120平方米改造为加工车间,前院60平方米改造为商铺,与李家肉店两店同时经营。1964年北关李家肉店拆除后,李全德把此处店铺名为李家香肠香肚老店,而后一直沿用。

1961年,东明县成立东明县食品公司,李全德被任命为公司肉熟食加工技师,他把香肚的制作工艺带进食品公司,成为东明县食品公司的拳头产品。1961-1964年,李家香肠香肚老店与东明县食品公司同时制作销售李家香肚,李家香肠香肚老店主要负责本地区供货,每日产销量达百斤,东明县食品公司负责外地区域供货,依靠加工出售香肚,效益连年攀升。李全德被任命成为东明县食品公司肉制品车间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加工香肚。

1980年前后,李全德子女开始从业,各自经营。

2009年开始,东明成立李家香肠香肚有限公司,开始企业化经营。

2011年,李家香肠香肚有限公司被山东省商务厅认证为山东老字号。

2018年,山东李全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东明香肚生产的代表性企业。

 

 

产品特点

1、遵循古法。近百年的工艺精华完整保留,传承有序,是非遗技艺中对历史文献、技艺手法、传承脉络保存较好的项目之一。

2、守正创新。在原有技艺基础上,东明香肚经营企业不断创新,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精进技艺。代表性企业李全德食品2024年申报东明香肚相关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12项,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菏泽市重点实验室。

3、天然工艺。目前东明香肚加工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保持传统食品原汁原味,天然健康。

制作方法

香肚制作时以猪小肚为容器,灌入用瘦猪肉、绿豆淀粉浆、芝麻香油及各种大料、调味料配比混合而成的馅料,以陈年老汤,地锅蒸煮四五个小时即成。成品香气四溢,故称香肚。因其中含有淀粉在当地亦称为粉肚

香肚所采用的绿豆淀粉为东明本地古法制作,区别于市面常见的工业流程化干淀粉。制作绿豆淀粉选用优质绿豆,经浸泡、磨碎成浆后过滤去渣制得。绿豆淀粉趁湿使用,避免影响香肚口感。

清洗猪小肚将生猪小肚用食用碱反复揉洗五遍以上,使猪小肚异味完全清除且柔韧度极佳,耐高温燕煮不破。

切割猪肉香肚的切肉工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手工切制。每块猪肉切割成一指长,拇指盖粗细的肉条。

研磨配比香辛料香肠香肚配方中涉及的植物大料超过 15种,每种材料从最优原产地直选,适宜当季用的材料绝不用陈年货品,适宜陈年用的选最优年份。根据季节不同,依据香料的药性适当增减2~3种调节口味,对大料的研从旧时铁滚手工研磨换为机器研磨,改良后的大料颗粒更为细小均匀,醇厚香味更易散发,高温蒸煮时更容易渗入肉香拌料制馅。猪肉分割完毕后,加入掺好的各类香料,倒入溶水后的绿豆淀粉,再加入芝麻香油:酱油等调味料。拌料在直径1米以上大盆中完成,为使馅料更均匀入味,保留手工拌料方式。

装填馅料装填时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撑开猪小肚,右手将馅料装入小肚中。馅料因掺入大量香油酱油等液体物,呈半固体半流质状态,馅料适中是关键,过多下锅时易破,过少成品香肚内部则产生余隙,卖相极差。

煮制香肚装填完成后,以竹签封口即可下锅,下入沸腾的老汤片刻,香肚因内部受热膨胀成浑圆球状,趁热捞出,用白纱包裹系紧后再次下锅,文火慢煮 4~5 小时即可出锅。期间需不停以铁签穿刺其中,判断火候。刚出锅后的香肚质地柔软,需二次系紧后以铁钩悬挂冷却,不能堆积,冷却后质地紧实,呈现浑圆状,寓意圆满。

获奖荣誉

1992年被菏泽市消费者协会评为“地方名吃”;

1997年被东明县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店”;

1998年被《经济日报》及《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菏泽名吃”并入选《菏泽三名》;

2001年被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中华名小吃展会评为“地方名小吃”;

2005年被中国经济发展联合会评为“中华名吃”;

2007年被国际风筝联合会评为“中华饮食文化特色专用精品”;

2008年被中央电视指南评为“央视上榜品牌”;

2010年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消费者名特优品牌”;

2012年被山东省商务厅评为“山东省老字号”;

2015年被评为菏泽最受消费者喜爱十大名吃;

2016年被评为菏泽最受欢迎特产;

2020年被评为菏泽网红产品;

2021年获得山东省非遗优秀奖、曹州名优小吃银奖、牡丹区烹饪协会银奖、牡丹宴银奖;

2022年获得东明县非遗工坊;

2023年获得山东省电商直播企业、山东省创新企业、菏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菏泽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东明县文明民营企业、东明县电商先进企业、闪电救援爱心企业;

2024年获得全国老字号城市礼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预制菜千优产品、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菏泽市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山东省数字标签试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示范企业等。

 

 

热门资讯


微信二维码